大道無門 門在心間
寒山絕徑 徑在道中
掛釉很厚
底款打印陳明謙
釉面一支菊花
寓意:「鞠」
釉身內外冰裂
即喻:「冰」
所以這支杯子隱含我的名字
「鞠冰」
在龍山寺夜市購得
回家發現
喝茶就口的背面
底部圈足嗑傷一角
視殘如禪
是真境界
留予日後
論「禪」
這杯子造型上
下底足為圓形
上杯沿為方口
上下造型各異
就是「天圓地方」
壺缺角 價未少
買一個紀念
這也是這支壺
經歷的命運
它所帶來的缺損
正是它的人生哲學
大道無門 門在心間
寒山絕徑 徑在道中
掛釉很厚
底款打印陳明謙
釉面一支菊花
寓意:「鞠」
釉身內外冰裂
即喻:「冰」
所以這支杯子隱含我的名字
「鞠冰」
在龍山寺夜市購得
回家發現
喝茶就口的背面
底部圈足嗑傷一角
視殘如禪
是真境界
留予日後
論「禪」
這杯子造型上
下底足為圓形
上杯沿為方口
上下造型各異
就是「天圓地方」
壺缺角 價未少
買一個紀念
這也是這支壺
經歷的命運
它所帶來的缺損
正是它的人生哲學
茶境: 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203號
茶具: 梨型紫砂壺 白瓷小杯
水質: RO逆滲透飲用水
茗品: 牛皮紙包裝,八零年代邊境同興號散茶。
滋味:
一泡:此茶陳放乾淨 包裝潔淨 無任何異味 初嗅即沁人心脾 具有陳年的老沉 出湯更是驚艷。
二泡:茶一入口 及呈現明顯的木質香 陳放多年 茶葉也由原來的葉片變成木片 所以湯色深濃飽和 如飲養生湯。
三泡:老茶特色經泡經香 所以泡泡茶湯穩定 滋味釅厚香氣柔和 令人心境安逸舒暢 飲後口腔依舊存留茶香 口齒留香 感覺身心遽然放鬆 異常平和寧靜。
四泡:茶老飲之如品茶的轉識成智 喝的不是口感表層的清香 而是喉韻的沉香 茶湯進入身體 茶氣隱隱流淌 所以喝老茶 自然能氣定神閒 達到非常休閒的身心狀態 一種隱逸的生活感 悠然而生 可能是老茶茶性使然。
五泡:好茶穩定性足 所以泡泡持穩 時間亦可隨意 不需認真計時有一種十分閒散的品飲風情 一般泡茶三要素 在泡老茶時 是不會讓人產生壓力的 所以茶人也能更輕鬆無拘束的沖泡品飲 口感順滑 多層次木香偶有優雅的乾燥花香 湯色漸露紅濃明亮 似紅酒剔透 煞是好看 。
茶友名錄:
茶客心得:
喝茶是一種審美活動。器物的審美,茶席擺設的審美,喝茶心境的審美,在這一系列中性的觀察中,沉澱自己的知見,用更客觀的心態,去感受身邊所有的人與物,審美的標準不是分辨美醜,而是一種對分別的重塑與統一,喝茶的茶樹生長面向,環境土壤,水文氣候,都影響一顆茶樹的成長,這些是不可控的因素,到了人採摘之後,人為的操作就會形成千變萬化,茶人與制茶是不同階段的過程,在品茗中不能改變茶質,只能改變自己泡茶的方法,務必能調整到最好狀態,這就是茶樹,制茶,品茗之間的互動關係,可以說是茶味的最後調整者。
所以喝茶是一種審美的情趣,而不是制茶的解析,在放鬆的環境中,體會生命當下的自在,就像上面的紫砂壺落款「心若向陽 花自盛開」。
向陽就是喝茶過程中,最好的生活品味,斯情斯景就是緣份,就是放下手邊一切,陪伴茶客喝好一杯茶,沒有世俗攪擾,特調的珍重!
@董育書是鶯歌老街的一家茶舖,也經營藝術品文物及陶藝,繪畫的教學工作,是一位認真經營生活的茶人,對茶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堅持,在這個興空間裡,有他的品味,細細地觀察,店裡面有許多他對品茗與藝術的美學思維,在這裡可以喝到台灣的茶文化,台灣人的和藹親切與善良。
一進門就看見 就看見盆栽是綠的 水草豐美 魚在水中悠游 還有淙淙不停的流水聲 ...... 我們喝茶的地方 2024.03.31(日)我們一起喝過的茶 (以下資料由鼎源會館主人提供): 1. 甘露: 源自於原始森林樹圍 50~100cm 原生古樹茶 ( 樹齡約為 ...